技术博客 技术博客
  • JAVA
  • 仓颉
  • 设计模式
  • 人工智能
  • Spring
  • Mybatis
  • Maven
  • Git
  • Kafka
  • RabbitMQ
  • RocketMQ
  • Redis
  • Zookeeper
  • Nginx
  • 数据库套件
  • MySQL
  • Elasticsearch
  • MongoDB
  • Hadoop
  • ClickHouse
  • Hbase
  • Hive
  • Flink
  • Flume
  • SQLite
  • linux
  • Docker
  • Jenkins
  • Kubernetes
  • 工具
  • 前端
  • AI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JAVA
  • 仓颉
  • 设计模式
  • 人工智能
  • Spring
  • Mybatis
  • Maven
  • Git
  • Kafka
  • RabbitMQ
  • RocketMQ
  • Redis
  • Zookeeper
  • Nginx
  • 数据库套件
  • MySQL
  • Elasticsearch
  • MongoDB
  • Hadoop
  • ClickHouse
  • Hbase
  • Hive
  • Flink
  • Flume
  • SQLite
  • linux
  • Docker
  • Jenkins
  • Kubernetes
  • 工具
  • 前端
  • AI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Docker

    • Docker 概念、命令及Dockerfile介绍
    • Docker-Compose 命令及基本使用
    • Docker私有库的开发
  • Jenkins

    • Jenkins(一) 持续集成及Jenkins介绍
    • Jenkins(二) Jenkins安装和环境配置
    • Jenkins(三) Jenkins用户管理及凭证
    • Jenkins(四) Maven安装和配置
    • Jenkins(五) Jenkins构建Maven项目
    • Jenkins(六) Jenkins项目构建细节
    • Jenkins(七) Jenkins+Docker+SpringCloud微服务持续集成(上)
    • Jenkins(八) Jenkins+Docker+SpringCloud微服务持续集成(下)
  • Kubernetes

    • kubernetes(一) 概念及介绍
    • kubernetes(二) 集群环境搭建
    • kubernetes(三) 资源管理
    • kubernetes(四) Namespace、Pod、Lable、Deployment、Service 的资源介绍
    • kubernetes(五) Pod 介绍及配置
    • kubernetes(六) Pod 生命周期
    • kubernetes(七) Pod 调度
    • kubernetes(八) Pod 控制器详解
    • kubernetes(九) Service介绍、类型及使用
    • kubernetes(十) Ingress介绍及使用
    • kubernetes(十一) 数据存储(挂载卷管理)
    • kubernetes(十二) 安全认证
    • kubernetes(十三) DashBoard
  • linux

    • linux 创建用户及权限操作
    • Linux 磁盘操作相关命令
    • Linux 文本数据处理工具awk命令
    • Linux 定时任务
    • Linux 命令总结
    • Linux 22端口对外攻击解决
    • Linux 服务器整改条目
    目录

    Linux 服务器整改条目

    # 目标主机 showmount -e 信息泄露

    showmount -e 是一个用于查询 NFS(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器共享目录的命令。当目标主机启用 NFS 服务且配置不当时,攻击者可通过该命令直接获取服务器导出的目录结构(如 /data, /home 等),甚至绕过访问控制直接挂载敏感目录,导致数据泄露或未授权访问。例如:

    • 信息泄露:攻击者通过 showmount -e <目标 IP> 可列出所有共享目录,推测服务器功能(如数据库备份目录、用户数据目录)。
    • 直接攻击:若 NFS 未限制客户端 IP,攻击者可通过 mount -t nfs <目标 IP>:/ 敏感目录 /mnt 直接挂载并读取 / 写入数据。

    解决方案:

    1. 立即阻断 showmount -e 的访问
    • 通过防火墙限制 NFS 端口访问,NFS 服务依赖端口 2049(NFS 主端口)和 111(rpcbind 端口),需仅允许可信 IP 访问:
      # 允许192.168.1.0/24网段访问NFS服务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0/24" port protocol="tcp" port="2049" accept'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0/24" port protocol="udp" port="2049" accept'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0/24" port protocol="tcp" port="111" accept'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0/24" port protocol="udp" port="111" accept'
      firewall-cmd --reload
      
      1
      2
      3
      4
      5
      6
      验证:执行 showmount -e <目标 IP>,非授权 IP 应显示 clnt_create: RPC: Program not registered。
    • 使用 hosts.allow/deny 限制 mountd 服务,修改 NFS 服务器的 /etc/hosts.allow 和 /etc/hosts.deny 文件:
      # 仅允许192.168.1.100访问mountd服务
      echo "mountd: 192.168.1.100" >> /etc/hosts.allow
      # 拒绝所有其他IP
      echo "mountd: ALL" >> /etc/hosts.deny
      
      1
      2
      3
      4
      生效方式:无需重启服务,立即生效。
    1. 彻底修复 NFS 服务配置
    • 编辑 NFS 服务器的 /etc/exports 文件,按以下原则配置:
      • 指定可信客户端:仅允许特定 IP 或网段访问。
      • 设置只读权限:非必要不开放写权限。
      • 启用 root_squash:将客户端 root 用户映射为匿名用户(nfsnobody)。
        # 示例:仅允许192.168.1.0/24网段只读访问/data目录,并限制root权限
        /data 192.168.1.0/24(ro,sync,root_squash)
      
      1
      2
      生效命令:exportfs -rv。
    • 固定 NFS 动态端口并配置防火墙,NFS 的 LOCKD、MOUNTD 等服务默认使用随机端口,需固定端口并开放防火墙:
    # 编辑/etc/sysconfig/nfs,添加以下内容
    LOCKD_TCPPORT=32803
    LOCKD_UDPPORT=32769
    RQUOTAD_PORT=1001
    
    # 开放固定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2803/tcp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2769/udp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1001/tcp
    firewall-cmd --reload
    
    1
    2
    3
    4
    5
    6
    7
    8
    9
    10

    # 目标主机支持 RSA 密钥交换

    RSA 密钥交换是一种旧的加密方式,它不支持 “前向保密”。这意味着一旦服务器的私钥泄露,攻击者可以解密过去所有用该密钥加密的历史通信数据,存在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风险,现在已不推荐使用。而 ECDHE 等临时密钥交换算法,每次通信会生成临时密钥,即使私钥泄露,历史流量也无法被解密,更安全。

    解决方案:

    • 禁用 RSA 密钥交换算法:在服务器的 TLS 配置中,删除所有以 RSA 为密钥交换方式的加密套件(如 RSA-AES256-GCM-SHA384 等),打开 Nginx 的 SSL 配置文件(通常是 nginx.conf),在 server 块的 ssl_ciphers 中,只保留以 ECDHE 开头的加密套件,删除所有 RSA 相关套件
    server {
        listen 443 ssl;
        server_name example.com;
        
        # 禁用RSA密钥交换,只启用ECDHE
        ssl_protocols TLSv1.2 TLSv1.3;  # 禁用不安全的TLS版本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 只保留ECDHE相关加密套件,确保前向保密
        ssl_ciphers "ECDHE-ECDSA-AES256-GCM-SHA384:ECDHE-RSA-AES256-GCM-SHA384:ECDHE-ECDSA-CHACHA20-POLY1305:ECDHE-RSA-CHACHA20-POLY1305:ECDHE-ECDSA-AES128-GCM-SHA256:ECDHE-RSA-AES128-GCM-SHA256";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启用 ECDHE 临时密钥交换算法:优先配置并只保留以 ECDHE 为前缀的加密套件(如 ECDHE-ECDSA-AES256-GCM-SHA384、ECDHE-RSA-AES128-GCM-SHA256 等),确保通信时使用临时密钥交换。
    • 重启服务生效:修改配置后,重启 Web 服务器(如 Nginx、Apache)或 TLS 相关服务,使新配置生效。
    # 检查配置是否有误
    nginx -t
    # 重启Nginx生效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1
    2
    3
    4

    # SSH 服务支持弱加密算法

    在配置远程 SSH 服务器时,出于安全性考虑,应避免使用诸如 arcfour、aes128-cbc、blowfish-cbc、3des-cbc 等弱加密算法。

    解决方案:
    打开 SSH 的主配置文件(通常是 /etc/ssh/sshd_config),在文件中添加或修改以下配置,明确禁用弱算法(arcfour、aes128-cbc、blowfish-cbc、3des-cbc),只保留安全的加密方式(如 aes256-gcm@openssh.com、chacha20-poly1305@openssh.com 等)

    # 查看有哪些加密,但不正确,要测验看后面
    ssh -Q cipher localhost
    
    # 禁用弱加密算法,仅允许强算法
    1. 打开SSH配置文件,一般位于/etc/ssh/sshd_config。
    2. 在该配置文件中,找到以下这些行(如果存在的话)并删除或注释掉它们,如果不存在的话,直接跳到第3步
    Ciphers aes128-cbc,aes192-cbc,aes256-cbc,MACs hmac-md5,hmac-sha1,hmac-ripemd160
    3. 向配置文件添加或修改以下行以只允许使用强加密算法
    Ciphers aes256-gcm@openssh.com,chacha20-poly1305@openssh.com,aes128-gcm@openssh.com,aes256-ctr,aes192-ctr,aes128-ctr
    
    1
    2
    3
    4
    5
    6
    7
    8
    9

    重启 SSH 服务使配置生效

    Debian/Ubuntu: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CentOS/RHEL:sudo systemctl restart sshd
    其他系统:sudo service sshd restart
    
    1
    2
    3

    用以下命令检查当前 SSH 服务器启用的加密算法,确认弱算法已被移除:

    ssh -Q cipher localhost #ssh -Q cipher localhost 可能显示 “理论支持的算法”,而非实际启用的。最准确的验证是从客户端尝试用弱算法连接,若失败则配置生效
    # no matching cipher found: client offered: aes128-cbc server supported: ...(表示弱算法被拒绝)。 配置成功
    ssh -c aes128-cbc 你的用户名@服务器IP
    # 尝试用强算法连接,若出现提示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则成功
    ssh -c aes256-gcm@openssh.com 你的用户名@服务器IP
    
    1
    2
    3
    4
    5

    # Nginx

    # 漏洞源于可能允许攻击者使用特制的 mp4 文件过度读取 NGINX 工作内存导致其终止

    这个漏洞是指 F5 Nginx 在处理特制的 MP4 文件时,可能会出现内存读取越界的问题。攻击者可以构造恶意的 MP4 文件,当服务器处理该文件时,会错误地读取超出预期范围的内存数据,最终导致 Nginx 进程崩溃(终止运行),造成服务中断,影响可用性。

    解决方案:
    官方不处理这个漏洞,要解决这个漏洞您可以不启用这个模块 ngx_http_mp4_module ,或者已添加改密快,在用到的地方注释掉

    location /video/ {
        # mp4;
        # mp4_buffer_size       1m; # mp4_buffer_size 1m; # mp4缓冲区大小 1m;
        # mp4_max_buffer_size   5m; # mp4最大缓冲区大小 5m;
        # mp4_limit_rate         on; # 限制MP4输出码率 开启;
        # mp4_limit_rate_after   30s; # 达到30秒后开始限制MP4速率
    }
    
    1
    2
    3
    4
    5
    6
    7

    # 漏洞源于 TLS 会话票证或 SSL 会话缓存的使用,这可能使攻击者利用会话恢复来绕过这些服务器上的客户端证书认证要求

    Nginx 在使用 TLS 会话票证或 SSL 会话缓存(用于加速重复连接的 "会话恢复" 功能)时,可能存在认证漏洞。正常情况下,启用客户端证书认证(如双向 TLS 认证)时,每次连接都需要验证客户端证书;但漏洞存在时,攻击者可利用已有的会话信息(如会话票证)绕过证书验证,直接复用旧会话访问服务器,导致未授权访问。

    解决方案:

    1. 先测试升级 nginx 是否能解决,若不能在使用以下方式
    2. 禁用 TLS 1.3
    server {
      listen 443 ssl;
      ssl_protocols TLSv1.2; # TLSv1.3 不要启用
    }
    
    1
    2
    3
    4
    1. 限制会话缓存并强制证书重验证
    # 限制会话缓存大小和超时时间(建议不超过5分钟)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0m;
    ssl_session_timeout 5m;
    
    ssl_verify_client on;  # 强制验证客户端证书
    ssl_session_tickets off;  # 禁用会话票证
    
    1
    2
    3
    4
    5
    6
    上次更新: 8/12/2025, 11:28:51 AM
    Linux 22端口对外攻击解决

    ← Linux 22端口对外攻击解决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23-2025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